http://news.qq.com/original/zaixianyingzhan/elliott.html
艾略特·厄威特(Elliott Erwitt,1928- )玛格南(Magnum)图 片社主要成员,以拍摄富有幽默感的纪实摄影而著称。1928年出生在巴黎的一家美国人开设的医院,1939年跟随俄裔双亲移居美国。1942年起他在洛杉 矶大学进修了两年摄影并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毕业后,他服役于美国陆军通信部队,驻扎在欧洲,并一直担任摄影助理的工作。1950年,厄威特开始为美国 标准石油公司工作。1954年,就在玛格南纽约办公室迁址后,他正式加入该组织。
艾略特·厄威特作为玛格南图片社的成员,拍摄了许多当代的文献记录摄影。他的摄影风格幽默而温馨,黑白作品有力而且不带偏见的揭示了人类最基本的情感世界。他拍摄的题材当中有大家熟知的公众人物、宠物、儿童、风景以及一些耐人寻味的幽默作品。
导语:
艾略特·厄威特(Elliott Erwitt),他的照片比他的名字更容易被人记住。如果说他的名声只限于摄影艺术,那么他的照片早已享誉世界。那张尼克松与赫鲁晓夫在博览会上争论的照 片,早已成为冷战的象征之一而被无数报纸、杂志、网络所转载,甚至出现在教科书或历史课试卷上。而另一张,皮靴与小狗,则成为摄影界最脍炙人口的作品,任 何一位对摄影略有了解的人,都会与这张作品混个脸儿熟。本组图片由腾讯图片和京版北美出版集团联合推出。
艾略特·厄威特从20世纪40年代就拿起了相机,1954年加入玛格南图片社。摄影让他的足迹遍布全球,而他的照片也出现在无数展览与摄影书之中。图为皮靴与小狗,纽约,1974年。
艾略特风格狡黠独特,在跨越半个多世纪的时间中,名流或者普通人,怪异的或者日常的,数不清的地点、物件、动物和人,统统被我们时代最棒的摄影师之一捕捉下来。图为玛莉莲·梦露,纽约,1956年。
幽默,是贯穿艾略特作品的不变主题,他睿智地通过照片向人们展示了悲剧与惨剧,喜剧与闹剧的区别。没有饥馑与战争,也没有聚光灯和名利场,有的,只是生活,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命运”。图为纽约,1978年。
艾 利欧·罗曼诺·厄威特(Elio Romano Erwitt,因美国人说Hello Elio拗口,于是就成了Elliot),1928年7月26日出生在法国巴黎塞纳河畔纳伊(Neuilly-sur-Seine)的一家美国医院 里,1939年跟随俄裔双亲移居美国。图为布拉茨克,西伯利亚,1967年。
1942年起艾略特在洛杉矶大学进修了两年摄影并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毕业后,他服役于美国陆军通信部队,驻扎在欧洲,并一直担任摄影助理的工作。图为美国,1962年。
1950年,艾略特开始为美国标准石油公司工作。1954年,就在玛格南纽约办公室迁址后,他正式加入该组织。图为瓦伦西亚,西班牙,1952年。
作 为玛格南图片社的成员,艾略特·厄威特拍摄了许多当代的文献记录摄影。比如,他拍摄了尼克松和赫鲁晓夫1959年在莫斯科国际工业展览会上的辩论照片,因 而获得了世界级的声誉。他的摄影风格幽默而温馨,黑白作品有力而且不带偏见的揭示了人类最基本的情感世界。图为纽黑文,1955年。
艾略特的天赋与生俱来,或者说早早被培育出来,并且持续一生。图为纽约,2000年。
他拍摄的题材当中有大家熟知的公众人物、宠物、儿童、风景以及一些耐人寻味的幽默作品。图为切·格瓦拉,哈瓦那,古巴,1964年。
很多摄影师用聒噪的极浪费胶卷的快门马达来增加命中率,但从没见过艾略特用这种东西。看他的底片小样就会发现,他拍下的每张照片都构图精确,直接就是可以见人的好照片。他将一生都投在这门手艺上,这份专注自然在照片中流露。图为马那瓜,尼加拉瓜,1957年。
天赋总会外显,但艾略特的照片中始终有个谜,在这些记录滑稽的、怪异的、著名的人物场景的照片中,无尽的魅力来自何处?艾略特拍下这些照片,大多因为它们正好出现在眼前。图为内华达州,1960年。
他 的影像不属于某个特定的城市或国家、民族或人种。那是一个温和的、乐观的,甚至有些老派的世界,其中没有暴力,没有战争,没有残酷或者痛苦,没有贫民窟, 只有一些大宅子。它基本上是城市中的世界:这显而易见,因为大多数人都住在城里。图为杰奎琳·肯尼迪,阿灵顿,弗吉尼亚州,1963年。
这是一个有欢笑没有恶意的世界,充满了同情心、富有人情味的狗、肌肉男和肥胖女,还有德国人、日本人、法国人、英国人、美国人、俄罗斯人以及所有人,这是一个大同世界。图为玛琳·黛德丽,纽约,1959年。
我们在这里看到的是一个目光敏锐的人在生命之河上顺流而下时的所见所闻……图为埃菲尔铁塔,巴黎,1989年。